水果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。很多小伙伴應該都聽說過“水果時間論”,早上是水果是金,晚上是鐵,飯前飯后吃都不宜吃水果……然而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?
其實并沒有所謂的“水果時間論”。
(相關資料圖)
對于消化能力強的人,什么時候吃水果都可以,但芒果、木瓜、菠蘿、獼猴桃、無花果等富含蛋白酶的水果,不適合在空腹時吃得太多。
消化能力差的人最好飯前不吃,消化能力差或胃中感覺飽脹,就最好不飯前吃水果,也最好不飯后馬上吃水果。同時,一次吃水果的數量不要過多,少量多次為宜。
肥胖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的人餐前吃最好。先吃些水分大、熱量低的水果,有利于放慢進食速度,少吃一些熱量更高的飯菜,有利于控制體重。對高血壓、高血脂患者來說,增加一些水果的攝入量,用其替代一小部分主食,可以大大增加鉀元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入量,有利于控制血壓和血脂。
需要增重的人,最好餐前不要吃水果,以免影響消化酶的活性和吃正餐的胃口。
吃水果需要遵循的三大原則:
第一,不單一。健康飲食有一個標準就是食物多樣化,不同水果富含的營養(yǎng)元素不同,吃得“雜”一點,能獲取更多的營養(yǎng),并且能促進營養(yǎng)平衡。
第二,不多吃。雖然水果是生活必需品,但是水果吃多了,攝入過多的糖分易導致血糖升高,同時會引起蛋白質缺乏;所以適量攝入為佳。
第三,腐爛水果不要吃。很多人會把水果爛掉部分切掉,吃沒爛掉的地方;其實沒有爛掉的地方也含毒素,不僅營養(yǎng)會下降,還可能引起頭暈、惡心、嘔吐等中毒癥狀。
吃水果需要注意什么?
話說回來,吃水果倒也不是百無禁忌。
獼猴桃、桑葚、草莓等帶籽水果,有縮短腸道排空時間的作用。如果是本來就容易拉肚子的人,就不要多吃,但它們可能因此更適合那些便秘的人。
菠蘿、獼猴桃、芒果、無花果等水果可能造成少數人的過敏,吃后如果發(fā)生黏膜腫脹、頭疼、胃疼等不適反應,就應當避免食用。
對于有糖尿病的朋友,其實大部分水果是可以吃的。但因為水果里面含糖,吃水果要適度減少主食,保證碳水化合物總量不變。
實際上,少量吃些含糖不高而又比較耐咀嚼的水果,比如蘋果、桃子、草莓等,用它們替代一部分主食,對控制血糖是有益無害的。(整理:劉雪潔)
綜合:
健康中國“水果是飯前吃還是飯后吃?你天天吃,卻都沒弄明白!”
人民網“飯前飯后都不能吃水果?真相是……”
人衛(wèi)健康“水果是飯前吃還是飯后吃?吃水果最佳時間表請收好”